• 2022 工农兵学商 网站头图.jpg 广州千秋业 网站首页 四张图版.gif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正文
我国“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成果巡礼
核心提示: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潮中,我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日益加深,文化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潮中,我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日益加深,文化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迸发……新中国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五年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各级文化部门注重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我国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亮点频现,取得了明显成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十一五”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2009年,全国共有县级公共图书馆2491个,覆盖率达到87.16%。县级文化馆2862个,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街道)文化站38736个,覆盖率达到94.8%,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全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达1450家,文化辐射力得到空前提高。

  ——至2009年底,文化共享工程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14个县级支中心(县级覆盖率96%)、1522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乡级覆盖率44%)、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村基层服务点75万个,其中配备文化共享工程专用设备的47.5万个(村级覆盖率75%)。

  ——解决基层群众看电影难问题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服务监管平台、农村数字电影的供片体系和覆盖全国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网络目前已经初步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成效卓著。2006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32亿元,用于补助中部地区贫困县和西部地区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村村通”建设;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8.5亿元,实施了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截至今年初,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24万个。而每一个农家书屋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

  有数字显示,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资金投入取得突破性进展,总量达到30.59亿元,比2008年增加8.92亿元,增长41%,中央财政还安排免费开放专项经费20亿元,重点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所需资金,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面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创造活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等新词频现,体现了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2005年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我国文化产业在各项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下迅猛发展。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首次将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为金融与文化产业深度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撑。

  政策的利好带来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机。这样一组数字,清晰标记了几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足迹: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22%,比同期GDP增速高3.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8年至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2009年上半年,我国文化产业增速达到17%,大大超过GDP和第三产业的增速;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2009年,全国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达到17万分钟,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截至2009年,全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39571个,从业人员1294912人,固定资产原值达到约1088亿元的规模,利润约350.5亿元,新创增加值约692.3亿元;大量民间资本进入演出市场,全国各地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约6800家,年演出200多万场次。

  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资源开发持续升温,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进文化领域,文化产业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新热点,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格局开始形成。一大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脱颖而出,新华文轩、光线传媒、歌华有线、电广传媒、华谊兄弟等文化企业先后上市,资产和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文化企业数量大幅攀升。 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北京市已有文化产业集聚区21个,文化企业达到8000多家;上海市有文化产业园区75家,集聚了2500多家文化企业和2万多名高层创意人才;文化部和北京市、天津市分别共建的中国动漫游戏城和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正式启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有效地发挥了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文化体制改革大踏步前进,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截至目前,全国近3000家新华书店已有2900多家转企改制。全国148家中央部门和单位出版社,已有102家核销事业编制,地方需要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已基本完成任务。35家需转企改制的电影制片厂已全部完成,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影院以及58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转企改制。

  “十一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大踏步前进,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文化部门通过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部直属6家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4家国有文化企业。全国一大批演出公司、电影公司、音像公司、影剧院完成转企改制,成为合格文化市场主体。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达到228家。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江苏等近20个省市整合资源组建了演艺集团公司,使演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得到增强。

  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重点,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广东、海南、山西等省市基本完成综合执法改革工作,168个副省级和地级市已组建综合执法机构,184个副省级和地级市建立了统一的文化行政责任主体,执法效率明显提高,执法成本大幅度下降,此项工作将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我国的文化建设已经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步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在“十一五”的收官阶段,下一个五年发展蓝图也在紧锣密鼓地谋划中: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共有 1 条评论信息,点击查看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网站通行证: 密码: 注册 | 忘记密码
网站通行证:

更多 专题新网
工农兵学商穿越夏令营
热门新闻
24小时更新
精彩博文